Get me outta here!

飛的睡眠之路 PART 2

過一段時間的睡眠訓練(參考:飛的睡眠之路 PART 1),小飛與飛媽飛爸已經達成暫時的一個平衡。然而,就工程的角度而言,這是屬於不穩定平衡(unstable equilibrium)狀態,隨時的一個擾動,就會破壞掉原本的平衡狀態,進入一個新的不穩定狀態。(淚)


第二次的睡眠轉變
隨著小飛睡不好的頻率越來越高,我們開始懷疑是因為脹氣。除了定期用脹氣膏按摩小肚肚以外,在某次就醫的因緣際會,請醫生開了益生菌。正所謂莫非定律(Murphy's Law)告訴我們,事情總是會依照你最不想要的方式發生,小飛從吃了益生菌那天開始,半夜開始會起床哭鬧了。儘管如此,我們暫時也只能默默承受。

原本流程:
抱.哄.睡(舒服注意力轉移)→3點喝奶(直接乖乖入睡)→6點喝奶(乖乖入睡)→9點起床

退化流程:
抱.哄.睡(舒服注意力轉移)→3點喝奶→(哭鬧一下)→6點喝奶→(哭鬧一下)→9點起床

而生命中有悲傷就會有歡樂,某一天晚上,飛爸把剛喝完奶的小飛丟在床上,準備幫他換尿布,觀察整個換尿布的過程中,小飛躺在床上心情不錯。靈機一動的飛爸,決定今天乾脆偷懶不要抱你一小時了,於是就在旁邊陪著他,沒想到,小飛竟然不吵不鬧就在自己的床上玩一玩到睡著了...。

這個驚喜大概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,我在家中的地位瞬間提升了98分(滿分6億),我與飛媽樂不可支,畢竟注意力轉移大法只是一種自我催眠,每天一個小時的哄睡還是辛苦某方面來說我想兒子漸漸長大,應該已經培養部分的安全感,不再需要我們抱睡他了。

二代進化流程未完成版:
抱.哄.睡(自我入睡)→3點喝奶→(偶爾哭鬧)→6點喝奶→(偶爾哭鬧)→9點起床

如果有Sense的老闆,就會要求員工,那你把中間兩個偶爾哭鬧的solution找出解決辦法吧!沒錯,身為好員工的飛爸早已準備動手進行測試修正。

觀察目前行為,小飛睡在飛爸飛媽大床的床中床裡面,而飛媽因為極度懼怕小飛半夜的偶爾哭鬧,深怕一哭就清醒而無法自拔,所以充滿神經質,甚至出現幻聽,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驚醒。有點像是一個超級害怕被盜壘的投手,隨時都在準備牽制盜壘一樣。身為一個投手教練,飛爸自覺該出場了。

飛爸建議組裝起小飛久違的恩典牌嬰兒床,告訴飛媽說:「兒子大了,是該放手讓他獨立了吧」!不過小套(請參考:飛爸的換屋心得)很小沒有隔間,只有一張床,再來就是客廳。床與客廳中間只有一個窗簾隔開。

組起來的嬰兒床,整個家的客廳大概就沒地方走路了。

心痛之餘,順便罵了無情的高房價。然而山不轉路轉,上網參考經驗後,後來發現一個非常好的方式,而也正是飛爸可以表現的時候了。

一般嬰兒床的設計都會有不同高度,隨著寶寶長大而降低,其中有一個魔術高度,是跟一般大人睡的床差不多高的,因此只要拆掉一邊的柵欄,就能緊靠大人的床,俗稱「併床」。上次網路購物偷買的電動起子終於可以亮相了,我花了一番功夫,把恩典牌嬰兒床組裝起來,老天幫忙,這個失去單邊柵欄的嬰兒床,剛好夾在床與牆壁間那一丁點的間隔(原本飛媽放梳妝台的地方),完美進洞。不一會的功夫,像魔術方塊移來移去,大床、嬰兒床、梳妝台夾成了一個完美的平衡,各自優雅地座落在自己應有的角落靜靜的散發著光芒,我心裡不經讚嘆了一聲:「好樣的,你們生來就該在此的阿」

言歸正傳,飛飛開始睡了嬰兒床,少了與飛媽的相互干擾,飛媽的幻聽與神經質漸漸好了,而小飛睡眠品質也提升並慢慢回復了。

二代進化流程完成版:
抱.哄.睡(自我入睡)→3點喝奶→6點喝奶→9點起床

延伸閱讀:飛的睡眠之路  PART  3

#0Y3M   #百歲醫師  #作息調整  #洪荒之力  #訓練 #新手爸  #嬰兒睡眠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